当前位置: 首页 > 工作动态

西北内陆河流域河湖采砂监管:金昌实践下的挑战与突围之路

  • 时间:2025-05-29 08:55
  • 浏览次数:
  • 字体: [ ] [ ] [ ]
  • 分享:

近年来,随着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,西北内陆河流域在河湖采砂监管方面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。金昌市作为西北内陆地区的重要一员,在河湖管理保护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,为整个内陆河流域河湖采砂监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考方向。

在制度建设层面,未来需进一步完善相关体系。目前,虽然已建立了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河(湖)长组织体系以及多项河湖管理制度,但仍有深化空间。一方面,要将河湖长制更深入地落实到采砂监管中,明确各级河湖长在采砂管理中的具体职责,加强考核问责,确保责任压实。另一方面,鉴于西北内陆河流域跨区域的特性,需加强跨区域协作,建立健全跨区域的采砂联合管理机制,实现全流域采砂管理的统一规划、统一标准、统一执法,避免出现管理空白与交叉矛盾。例如,疏勒河、石羊河等跨区域河流,更需要流域内各地加强沟通协调,共同制定采砂规划与监管策略。

从技术手段来看,科技赋能采砂监管将成为必然趋势。目前金昌市金川区已率先建成河道采砂信息化监管平台,整合采砂许可、执法检查、视频监控等数据资源,实现“一网统管”,推动河道采砂监管效能与精准度显著提升,未来应着力打造功能更强大的河道采砂智能监管平台,运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对采砂区域进行全方位、全天候的监测。通过在采砂设备、运输车辆上安装传感器,实时掌握采砂量、采砂位置、运输轨迹等信息,实现对采砂作业从开采到运输的全过程智能化监管。同时,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定期对流域内河湖采砂情况进行宏观监测,及时发现非法采砂点与违规采砂行为,提升监管效率与精准度。

执法监督力度也需持续强化。目前已建立河湖警长机制、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等,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。未来要进一步加强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公安、自然资源、生态环境等多部门的深度协作,形成常态化、高效化的联合执法模式。建立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平台,实现各部门执法信息实时互通,提高执法协同性。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专业培训,提升其对采砂相关法律法规、政策标准以及执法程序的理解与运用能力,确保执法公正、规范、严格。此外,鼓励公众参与监督,设立举报奖励制度,拓宽举报渠道,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,形成全民参与采砂监管的良好氛围。

生态保护将在河湖采砂监管中占据更加核心的地位。在采砂规划阶段,要充分考虑流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,科学划定可采区、禁采区与禁采期。在采砂作业过程中,严格要求采砂企业落实生态修复措施,按照“谁开采、谁治理”的原则,及时对采砂现场进行平整修复,恢复河道岸线生态功能,保护河流生物多样性。同时,加强对流域内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,通过植树造林、种草护坡等措施,提升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,减少因采砂活动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。

西北内陆河流域河湖采砂监管的未来,需要在制度完善、技术创新、执法强化与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协同发力,才能实现河湖采砂的科学、规范、可持续管理,维护流域生态环境健康,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【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